智慧城市顶层设计要按照国家、省、市信息化相关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进行编制。通过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以全局视角,对智慧项目及重点领域的各方面、各层次、各种要素进行统筹考虑,形成各相关方的统一认识和统一智慧化推进战略战术,提高城市智慧化建设成效,最终呈现城市未来发展的全景蓝图。
顶层设计需要规避传统条块分割、局部束缚,部门间利益纠葛的影响,站在全局互联互通的高度,以全局角度,开展跨部门、跨领域的建设规划,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城市服务能力提升。
? ?
针对城市发展的重点和难点提出定制化智慧建设途径。智慧城市顶层设计规划将重点分析城市发展特点和存在问题,结合新型智慧城市“为民服务全程全时、城市治理高效有序、数据开放共融共享、经济发展绿色开源、网络空间安全清朗”五大基本理念,明确智慧化发展目标、建设重点和发展路径,明确政策、人才、资金等关键要素的优化配置模式,为当地的智慧城市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规划要紧密结合当地总体定位要求上,深入分析当地的差异化比较优势和特色资源禀赋,以此为基础,以信息技术新手段、新模式、新业态融合发展为切入,科学合理规划当地智慧城市总体架构安排和系列重大任务工程部署。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编制过程中,要统筹处理好以下几个要点:
(1)要处理好谋篇布局和特色牵引的关系。 智慧城市建设涉及城乡公共服务、新产业培育、城市管理、基础设施升级、体制机制创新、跨区域合作等涉及多主体、多层次、多维度复杂工作,总体架构设计和部署要充分考虑体系完备性、合理性;但与此同时,发展方向上更应注重差异布局、特色发展,要紧密结合当地总体发展定位,做好任务架构设计和安排,避免贪大求全失去重心。
(2)要衔接好内外两个市场形成发展合力。发挥信息技术跨越物理空间限制的优势特征,借助互联网大连接、大平台、大数据的优势,全面对接各方的优质服务资源,有效汇集各方力量,带动新要素、新技术、新产业在当地形成规模集聚、链条聚类和生态聚合,并逐步全域辐射,实现服务多元、业态多样。
(3)要突出新技术前瞻应用和融合发展。信息技术已发展成为当今世界创新速度快、通用性广、渗透扩散性强的领域。大数据、人工智能、5G、数字孪生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不断与各领域实现技术融合突破、应用融合创新、产业融合变革,并倒逼和加速体制机制变革。
(4)要处理好产用融合、互促互进的新型发展关系。信息技术突破带来应用服务模式的不断创新,与此同时基于应用沉淀大数据,能够衍生更加丰富多元的数字经济新业态。智慧城市、智慧园区的发展要坚持以制度创新和应用发展带动模式创新、以模式创新驱动产业培育、以产业培育促进应用升级基本思路,围绕高端服务衍生的新兴产业培育下大力气做文章,构建服务领先、产业蓬勃、模式多元的产用融合闭环体系,助力当地高端服务升级、现代服务产业规模发展、做大做强。